一、提供高质量诉讼服务。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,认真落实非诉引导、风险评估、诉讼辅导制度,坚持线上线下“两条腿”走路,做好网上立案、网上缴费工作的同时,关注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,及时提供线下服务、上门服务,精准回应人民群众对诉讼服务的新要求。
二、用心用情解决信访诉求。全面加强新的信访管理系统的运用,加快形成信访部门程序推进,牵头部门实质办理的工作格局,严格落实“有信必复”工作,促进信访案件实质性化解。
三、持续加力优化营商环境。依法公正高效化解涉企合同、用工、融资等纠纷,常态化深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,主动了解、依法回应企业司法需求,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、高效、精准的司法服务,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。
四、全方位提升信息化水平,有效减轻群众诉讼负担。完善各类信息化平台系统,推动全面适用电子送达,文书送达更加简洁高效,方便人民群众及时获取诉讼信息,让数据替群众“跑腿”,降低诉讼成本,减轻群众诉累。积极开展网上开庭、在线远程调解等诉讼事项,进一步提升远程开庭的质量和效果,为外地、远途的案件当事人提供参与诉讼的便捷条件。
五、全面加强审判流程管理。规范案件流程管理,强化立案、送达、程序转换、开庭、审理、宣判等关键节点监管,持续强化审限意识,切实加强对延长审限、扣除审限事由监督审查,杜绝任意超审限现象发生,不断提高审限内结案率,保障效率公平。
六、持续开展扫黑除恶,保障群众生活更加安全。在党委统一部署和领导下,与监察、检察、公安等有关部门互相配合,坚决扫除黑恶势力犯罪,特别是横行乡里、称霸一方、欺压残害百姓的村霸,依法严惩黑恶势力犯罪分子。维护舞阳政治经济社会稳定,助推法治舞阳建设,让人民群众更安全、更幸福、更有获得感。
七、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。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,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,推动未成年人审判和家事审判融合发展,促进家庭和谐,营造敬老爱亲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,更好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,预防、矫治未成年人犯罪。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和维权意识。
八、诉前、诉中调解全推广。全面推广多元化诉前、诉中调解工作,严格遵循自愿原则并限定合理期限,充分发挥调解的定纷止争的优势作用。对于调解组织调解成功的案件,通过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力,实现化解纠纷“零”成本。
九、持续加强执行力度,常态化执行攻坚。加强网络查控车辆、不动产等各类财产;加大对失信惩戒力度,让失信被执行人贷不了款、投不了标、担任不了公职、不能高消费;保证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执行到位,没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依法终结本次执行,终结本次执行后发现财产线索的随时恢复执行;推行执行案件立案、查控一体化工作模式,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;严格规范“终本”案件管理,畅通“终本”案件恢复执行渠道,切实保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。
十、开展审判“五进”活动,延伸司法为民服务触角。加强对涉及赡养、相邻关系等人民群众关注度高的纠纷开展现场调解走进村委院落,及时回应群众关切。开展“送法进社区”“送法进企业”“送法进校园”“送法进军营”等宣讲活动,选派优秀法官前往开设法律讲堂,普及法律知识,为社区群众和企业、青少年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及法律风险、法律责任,积极参与社区治理,持续开展法院“公众开放日”活动,积极营造良好法治环境。